MMM一直是以“创新大杂”展现于世人。其脑洞产品“报事贴”,初心是想发明个超粘胶水。
小样出来后,不粘也不干,很是特立独行。一时找不到用途,领导很着急。
教堂是一个神圣而安详的地方,MMM胶水二副每周来这儿唱赞美诗,回归灵魂深处。
其隔书用的纸条老是掉,影响了对美好事物的专注。
一边是海水,一边是灵光,
“贴上去,不撕不掉;撕下来也不影响纸张,岂不是一个神赐之物!”
遂成世纪爆款,开创了一个10亿美金的市场。
有创新的地方,就有故事。
塑料圈也按期赶集。
老“哥”家的共聚硅PC,最先是专注超低温环境下的应用,比如邮箱(信报箱)。
那阵子,EXL产品培训课,先放video,
一个略显昏暗的小屋,灯光一亮,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,从冰柜里取出EXL塑料盒子,冰花衬着茸茸的金毛胳膊,熠熠生光。
紧接着,这大汉面目狰狞,挥舞着球棒冲了上来,一阵猛揍。
呼哧喘气,浓密的胡子里冒着白烟,面前EXL盒子却无大碍。
成了。
“这是模仿北美的实际工况?北美平时都这样。”二呆遐想。
后来有没有做成邮箱,这个不知道。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没有的。
这厮左冲右突,一直没有起量,几乎死掉。
很多人很捉急。
一边翻之前的PPT,一边琢磨着怎么写西游记下回。
直到翻盖手机的出现。
手机盖有个100万次开合实验,一般PC在hinge那个部位过不去,EXL可以。
再几年,光伏热了,FR 共聚硅PC connector顺势跟了上来,补充翻盖机的退位。
到这时,共聚硅PC已经到了End User的大脑选料小台阶,形成用户拉动的良性势态。也有一众分支应用,支撑可持续的销量。
“保安师傅”有个经典案例。
他家发明了ETPU,一时找不到量级的对口应用,故事很难往下编,团队很焦虑。
就硬着头皮在汽车缓冲垫上和自家的Cellasto内卷。
很久也没有卷出来几个“煎饼”,正房的性能和群众基础都很好。
在汽车NVH没戏,不代表其他行业不行。
德国战车还是要穿鞋的,有鞋就有adidas。跑步有助多巴胺分泌,擦出创意火花。
直到2013年,Boost系列上市,“爆米花”迅速火爆全球。如今已经升级到“椰子”,妥妥的新一代潮人硬通货。
“Infinergy团队命够硬,能撑到产品落地。”
“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”是有点搞笑,本质是技术平台的外化,匹配End User的节奏。
我们拿PPE(改性聚苯醚)举例。性能列图如下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2005年前PPE的最大应用和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。
但其本身天性,穿上其他应用外衣,继续看护这个产品的生生不息。
日東紡績(Nittobo)研发扁平玻纤(FF)原是为了印刷线路板(Print Wiring Board)的电子布。
搞了10年也没能成事,想搞内斗也没有客户端拉动,一直在残喘,或者说是“潜伏爪牙忍受”。
后来笔电起来了,短切FF和常规的圆玻纤在熔融树脂(PPA,PPS,PC等)里的运动轨迹不同,对改善翘曲(warpage)有极大的帮助,一下就起量了,并顺利成了业内标配,做上了正席。
老索家不走寻常路,其做PPA的路数是double,除了一般的对苯二甲酸(如6T),还有二般的间苯二胺路线(MXD6)。
这二路子耐温略低点,但外观好,慢慢的,智能手机起来后,IXEF的日子也跟着好起来。
再后来,手机迭代到5G后,长链类的逐渐风光,这二货开始抽身。
尼龙类的优势就在这里,无论后端改性,还是前端合成,很容易“合金”,酰胺基团天下一家亲。
这远不是无定形类PC的玩法,甚至像两个世界。
一本塑料,半本尼龙,不是说说的。
可降解“伪娘“PBAT热起来后,先受到价格伤害的是方程式左边的BDO(丁二醇),连带着右边的PBT也一路起飞,从7千多,到2万。
后端改性苦啊。
干革命靠自觉,大表哥PBT搞不定,二表弟PET可以试试,毕竟有瓶料支撑,前端原料池够体量。
难点在加工。
EP级PET一直是杜家的独家强项,其”玻纤牌号”Rynite550有高达50%的话语权。
原本是想传递高刚性到客户端,实际应用中,客户更感兴趣的是耐温和电气绝缘性。
扫荡了不少200度出头的应用,也给国内改性厂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,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。
现在大家都在PET上发力,不知几年后,杜家的江山如何。
他们都是幸运的,还有很多在路上的,我是指死在路上的。
有时候想明白了,很有趣。塑料行业大致有30-40个关键词。
如耐温(如熔点,HDT,分解温度与产物),光学(如透明,折光率,紫外,激光),力学(如冲击,拉伸),电学(如介电,Dk,Df),声学,阻燃及阻燃剂种类(包括烟雾,燃烧速度等),耐化及种类,吸收,收缩率,加工条件(如MFI)及形态(3D,注塑,膜,纤维),密度,外加物(如染色,合金,填充,与金属结合),阻隔(如水,气),VOC,毒理与环境危害,降解与氧化产物,单体来源,回收等等。
有3,5个强项,少几个死穴,就差不多就能活下去。
也就是从出生到消亡的全过程,能不能形成闭环,有没有社会价值。
目前1万多种聚合物,有点体量的也就30多个。
欢迎补充案例,一起拾柴。
是金子总会发光,
But,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