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米局中局(上)

Pellets在行业底层被翻译为“米”,全称是“塑料米”。

上回书中“油生入行搬米”,即指此。

 

此回二呆聊聊亲身经历的几个故事,做为成长的美好回忆。

❶金蝉脱壳

从哥家到蛇牌,一直是家大业大,渠道众多。

加之,一线业务和工厂多没有直接的联系,所以,面对用户让判断“李逵还是李鬼”的时候,多是采用“官场语言”,

“你们自己看看采购渠道,从哪个经销商买的,你去找他。”

“有COA吗?你拍一下照片,包括外包装侧面的批号?”

这其实有点推脱。

从广义用户的角度,用了你产品的都是你的用户,也都有义务做服务。

 

有次接到同事接到PEI客户的询问,让判断真假。快递来一个美国产地的外包装和少量粒子。

二呆属于天生好奇的那种,遇到新鲜事就凑热闹看看,在饭点前揽下这活。

从粒子的色泽和形态上很快可以判断是假货,但也有点心虚,工厂有时也常出“黑料”。

那再看看外包装吧,白底,黑字和蓝字,塑封。

字体清晰,喷码完整,塑料袋做的十分结实,热封口部分也很工整。

有点蒙圈。

跑到office小仓库,找了几个产地的PEI,就更蒙了。蛇牌真是大公司,不同产地的包装都不尽一样,而且没有一个有手上的结实,印刷清晰。

S标志栩栩如生,就差飞出来咬人一口。

公司从不培训这些,估计也没地去问。

就从LOGO下手吧,对于大公司,这可是个大事,都有标准图案。

时光流逝,二呆看着PEI粒子充饥。

一直快到同事回来,才有了进展。

最左边小号“蛇尾”,阿拉伯文的,收尾方式不一样,平了点;赶紧拿出名片,brochure,其他包装对比,果真是这里不同。

其他的“正品”全一样,100%。

这个logo应该是矢量文件,无论大小,都一样,很严谨。

二呆有点膨胀,(指肚子),跑去的吃午饭,多吃了半碗。

❷步步维新

假料常见的还是PMMA,PC,我遇到最常见的就是EXL9330,一款阻燃的硅PC。

《南拳北腿》中讲了个大黄发现“打印版”包装袋的事,这里再补充一些。

硅PC最先的设计是户外信报箱的使用,特别强调极低温度下的冲击性能,早期的视频还有从-40C冷柜取出信报箱,一个壮汉用棒球棒大力击打的测试。可惜,这个应用一直推不开,估计互联网兴起后,写实体信的人少了,加之,帝国主义到了强弩之末,没有“余量”去吃宵夜,破坏公共设施了。

这厮在临“枪毙”前,遇到了翻盖手机的应用,在100万次铰链开合的测试中,脱颖而出,主要得益于硅氧键柔顺性的优势。

后来又扩展到PV connector的应用,成了蛇牌的印钞机,妥妥的主力部队。

友军科家走的是rubberpowder compounding的低温解决路线,一直没有正式的对应产品;后面几个follower在数年后,才有了一些类似的产品,性能上不尽相同。

这就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。

蛇牌的议价能力和高仿的边际利润。

早期的A货,其实也就B级品的水平,谈不上高仿,多是水口,回料,在掺一些其它的什么。

外观就能看出来。

后来,进化了。二呆在office看到一批“新物种“,挺神的,要摊在A4白纸上慢慢看。

这批粒子的外观很好的,从形状上说。

原本蛇家的切粒设备很先进,一般仿家花不了这个钱。

在TDE的指点下,可以看出这批粒子是两个牌号混在一起的,有很小的色度和外形区别,两者应该都是原厂的,算是表亲。

 

“一个是9330(或1414),另一个是其他的commodity grade。可以是5:5,6:4,3:1等对掺,看客户的应用。所有的外包装都是同批号的,随货COA。”TDE如是说。

要服务到位嘛!

二呆擦了擦汗。

这几年,友军,国产料,或某些添加剂技术的进展,拉近了A货的 quality gap,单从制件的“雪花”外观已经不太能快速判断了。

其实,从正规方法,如用红外对比,我是指和工厂内部的图谱对比,很容易看出真假。真正高仿的A货是很难的。原料不一样,有些添加剂也不一样,即使性能可以接近。

可是很多模厂还是喜欢让销售去从外包装鉴别真伪,

“这个又不是人民币!”Z总叹气道。

“也不是LV。”二呆摸了摸口袋。

为啥是9330,1414呢?

“主要是利大。” B总如是说。

 

❸人畜无害的针法

 

PC/ABS在中高端白电应用很多,当然,配成什么样的白色,用啥助剂,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操作。

某司在A客户盘踞了很多年,原料“谷价”时,产生了不少剩余价值,内外苦其久已。

某司能做的,某某司也能做,价格还有优势,几次mold trial都很顺利,开始了pilot order,产品时不时的泛红,很轻微,对比一下还是能看出来。

集中供料,走“天上”,几次现在服务,拿回来分析,也没有发生端倪,含量太低了。

“那order不行,还要切回去。”A客户叹气。

某司的新报价还上扬了$5C,并展示了先进的设备配置和充分自信。

“回来吧,前方不是你的家。”业务员微笑道,深邃的目光躲在肉后。

“到了嘴里,还要吐回去?”某某司也不示弱,派了大量队友,突然到访,最后一搏。

从原料仓库开始,一包一包看。

拆包后,看到红色液体染料,沿着外包装的某个点扩散。

很小的一个点开始,只有那个点附近有,不容易发现。

不拆包,基本看不出;拆了包,也不容易发现。

以前见过”喂药“,产生黑点的,这里的针法升级了。

这是交叉科学,还是跨界思维?

你说!

❹假亦真时

本地改性厂的逻辑,和之前的山寨手机下山很相似。

最开始的成长,还是沿着“鬼子公司“铺的道路前进,他们在前面踩雷,共军跟在后面。

先做能模仿的,很快技术和产能得到提高,大类产品基本七七八八相差不大了,有时就缺张UL黄卡。

Photovoltaic的兴起算是给垂垂老矣的PPE,补了CRT显示器的缺口,很快爬万吨的单位。

韭菜们一片欢喜,如同市场是涨势。

日系某司的粉料一直销路平平,加之国产粉料的补足,和PPE极佳的recycle  ability,就给混料厂创造了很大的机遇。

其实,蛇牌PX94X是8字头的古老产品,包括后期优化版的X系列,也就是把阻燃剂做了更新,因为老款的不好买了。

这两兄弟在junction box有很大的份额,背后的数据支持很给力,5VA,RTI,双85,UL 746C f1样样都有。

只要原料大致,这些都不难,贵就贵在那张黄卡。

大肉包子和猪肉包子区别大吗?

有内在的,还要有外在的。

颜值,要像。

樟家“外貌“协会的纸钞印刷技术直接降维攻击,快速出样。

 

市场上一时涌入大量的产品,严格讲,大量来自广东的产品直接进入几个主力模厂,没有在交易市场上流通。

终端去做了验证,(有人出钱),也都通过了,没有明显差异。甚至粘模情况还有改善。

这个很简单。

这有点打脸了,也在预料之中。

几个二线客户也遮遮掩掩,完全理解。

随着快速爬量,在“鬼子动手”前,竟然创造了一个新品牌,也申请了黄卡,完成切换,成功进入平流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