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伙人篇之海那边

今天来分享一些二呆觉得有用的,供你大脑碰撞,撞出一片流星雨。

对于想合伙做点事情,有加盟想法的朋友,在“上船”前,还是要把有些事情想好。

(1)18个月

这是二呆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。

合伙前,至少已经认识了18个月。正如淘宝为了考验双11时的“接待能力“,要搞个“压测“,人与人之间还是要通过事情来验证的。

18个月也就是个大概参考。若只是认识了这么久,没有一起打仗,也没有“浓度”。

合伙群体中,不熟悉面孔过多,可能上船后的“融合成本“太大。

我们不说是谁好谁坏,大家毕竟还要做人。

(2)朋友圈轨迹

选合伙人时,大家都喜欢先看对方人品,把“品值”提到很高的位置。

二呆现在不太这么看。

现实中,大善大恶之人是极少的。

在选别人人品时,往往有个隐性前置,就是自己的人品默认不错,属于“三观“很正那种。

这是自己糊弄自己。

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,要看群众的眼光,“长期的讲,那是一面好镜子。“

这里就导出了一个可以量化“人品”的工具:“朋友圈轨迹。”

二呆后知后觉,悟出这个工具的时候,不禁捶案跺足。

一个人,应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好朋友;与其接触时,可自然产生一定的资源,并主动介绍给你。

这个和投资圈常看的成功轨迹一样。

是人,总有好朋友,但总是局限在某个阶段的朋友,就需要考虑了。

现代社会,高频接触,人与人都不傻。真诚待人,传递价值,总会被吸引、聚集,无它。

喜欢背后说话,特别是饭局散场后,刚刚还碰过酒杯,开骂的主儿,在二呆内心都是打了八叉。

那些是“酒肉朋友”。

(3)稳定的性情

创业组团,相互搭配,取长补短,十分自然,容易理解。

优秀的团队间,还要有点互相欣赏和互相包容,且都是自然地,由自内心的。

创业的路,本来就有大量的“新鲜事”此起彼伏地冒出,大家需要有个照应和理解。“船上”的主力性情不稳定的话,你想,船头的方向会对吗?无意义的内部消耗会浪费大量的能量。

二呆很看重这项指标。

塑料(高分子)行业,本身就是一个慢活,出成绩需要一段时间。创业本质上是个人心性再造,不断进化的过程,也是情绪管理和心量包揽江河湖海的过程。

(4)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

这两个能力本质上也是走出自己已知“圈套”的能力。

研发人员创业,本质上进入另一个领域:商业;贸易人员建实体,本质上是物理探索逻辑上完全相反的制造业;制造背景的创业,本质上是离开了平庸人际关系的安乐窝,跳到火海里斗法。

二呆一般建议,多和自己平时“看不起“的硬币另一面互动,团队里最好有一位来自终端的队友。

合伙的合同、协议之类,最好请“干过的前辈“看看,仔细而谨慎,将可能的风险前置。

技术、市场入股的小股东,最好有“一票否决权“,做个底裤。

大股东不讲规则,小股东就是炮灰。若有机会,融资时,尽可能的引进规范的JV。

先大致分享到这里,二呆也就是这点有限水平。

祝君一帆风顺,早上船,有粮分,有地盘,有队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