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如加成聚合,单向高速,干干净净,不容生活在往事中。“刷刷”间,已经60周后。三人又聚,继续话题。
王:今年以来,各大公司上马PBAT,PLA非常多,包括很多以前不是化工行业的国字头企业。按现在的统计,仅PBAT,累计的总产能都已经超过750万吨。而目前一次性包材PE的用量也就是250-300万吨。
威:这个要看具体的实际投入多少和实际产能,很多数字只是声称。生物降解是热点,社会热钱多。PBAT的合成难点还是在单体BDO(1,4丁二醇)。
王:我看这些新闻发布,都说是从BDO开始。
威:这个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王:PBS没有看到很多新上项目。
威:这个主要还是成本问题,PBAT的成本相对要低。PBS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产品。
王:对了,我看很多公司的降解袋子都说是用矿粉填充的,这个对贵司有没有影响?我们上次来,看到你这边是用淀粉见长。
威:用矿粉填充技术上要容易的多。一些专家,在技术上不能把淀粉磨的足够细,所以才用矿粉。这些矿物本身需要开采,也是不可循环资源。
王:就是,我也迷惑。用矿粉的填充的方法又走到当年环保袋的路线上。
梅:那个一点都不环保,燃烧后,粉尘就是污染。
王:还有就是PBAT这个降解问题。AA(己二酸)和BDO都是脂肪系的,应该没有问题。但PTA(对苯二甲酸)有争议,它的降解需要堆肥环境,一般垃圾场都不具备这个条件。
威:而且是要求工业堆肥。这个就更少了。
王: 那PBAT对土壤是有酸化作用吧?
威: 可能会有,但这个是微量的。现在农药,还有很多水果用的助剂都是有芳香族结构物质,都会有类似的问题。
王:啊。好,我们回到淀粉这个话题。最近欧洲出的新建议规范把PLA,PBAT,甚至是PHA都否定了,这说明我们国内走错路了吧?
威:PBS,PBAT等这类的都是石油化工产品,源头都是石油,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。PLA虽然源头是淀粉,最大量的是玉米,但是丙交酯的合成过程会使用大量的强酸、强碱,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。
王:我看某老师在高调解释这个欧洲规范,让大家不要害怕,这个不是法律文件。我觉得,本身欧洲各国的国情就不一样,不会有统一的法律强制文件。
威:看这个欧洲建议规范,要看前面特别强调的淀粉含量百分比。
王:也就是可循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的含量。他们非常强调这个,和其工业基础,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,是十分明智的解决方案。另外,也有不少朋友觉得用淀粉的方法,是和人类抢粮食。
威:欧洲也有这类观点,对人类的食物安全有威胁。现在的技术是积极开发纤维素,进展很快。
王:我个人对目前超市里使用的全降解袋子体验不好。厚厚软软的,装液体,或一些体型圆润的产品可以,但是,不耐穿刺,很容易弄破。为此,专门去海口超市,和工作人员交流,他们也是这个感觉。“以前的袋子很耐用,可以反复用5,6次,可惜国家不让用了。现在的袋子,用1、2次,就破了。”从这个角度讲,反复用的话,可能用PE的袋子对环境压力还更小。
威:还是成本问题,如果愿意多付一点,全降解袋也可以做到和以前PE袋一样的耐用。最终,还是市场认知和接受的问题。我们的生物基(PE+淀粉)膜料一样也在出货,性能很好。
王:这个不是全降解的。
威:这类产品也有国标的。日本就是用这类袋子,最终拿去焚烧发电,减少PE的总用量40%。源于自然,还给自然,完全对等。
王:想想也是,从整个过程来看,也是非常合理的。这个行业目前是高盈利行业吧?下游的呼声“雷声滚滚“。
威:实际情况并不乐观,大约95%的膜料企业处于亏损状态。
王:有这么多?
威:大批业外企业重金进入这个看似门槛不高的行业。
王:那贵司的情况如何?
威:我们很好,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大约是去年的4倍多。这次也刚刚搬了新厂房,还是不太够用,明年预计还要大幅增长。在淀粉这个解决方案上,泽钰在业内是很有名气的,在海南,安徽,北方都有合作企业。
王:今年的原材料涨价有影响吧?
威:有影响,淀粉大概涨了30-40%,但整体的量上来了。我们泽钰的方法也很简单,运用我们自己的专利技术,做出最低价的优质产品,直接把利润让给客户。
梅:威博这个方法是双方共赢。
威:三赢,最终客户端也收益。
王:梅总这边做塑料原料多年,一直向往下游发展,在行业内也有很多人脉。想听听威博的建议,大致地说说要点。
威:现在市场是有些混乱,下游的需求集中在重要城市和一些头部企业,产品主要还是购物袋,垃圾袋等。我们和吹膜、制袋、印刷的设备商很熟悉,可以推荐供选择,也协助建立了一些全新的工厂,都是一次试车成功。最主要的还是找到客户。我们也有专门网上销售的合作伙伴,定制客户logo的袋子,半年多的努力,现在也开始盈利。
梅:客户反馈怎么样?
威:我们合作的产品质量保证,价格合适,整体很不错。
梅:这个市场很有前景。
王:学无止境。感谢。